【推薦序】養護腎陽,祛病長壽 —呂文智中醫師 呂文智中醫診所院長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監事 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抗衰老醫學會理事
中醫於人身各臟腑之中,特別強調「腎陽」的機能,也就是「命門之火」,人的一切能量都來自於此。《難經.三十九難》云:「腎有兩臟也,其左為腎,右為命門。命門者,謂精神之所舍也;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乳,其氣與腎通。」歷來醫家對「腎陽」的重要性,多有論述,如明張景岳《類經附翼.大寶論》云:「天之大寶,只此一丸紅日;人之大寶,只此一息真陽⋯⋯人是小乾坤,得陽則生,失陽則死。」張氏所云:「一息真陽」,即指「腎陽」。又明趙獻可《醫貫》也說:「百骸具備,若無一點先天火氣,盡屬死灰……火乃人身之至寶……火不可水滅,藥不可寒攻。」腎為先天之本,所云「先天火氣」,就是指「腎陽」而言。清末醫家鄭欽安《醫理真傳》亦言「天一生水,在人身為腎,一點真陽,含於二陰之中,居於至陰之地,乃人立命之根,真種子也。」中醫以腎為八卦中之坎卦,坎卦卦畫為「☵」,因此鄭氏言「一點真陽,含於二陰之中」,所謂「一點真陽」,亦指「腎陽」而言。可知「腎陽」對於人身的重要性。 因此,中醫的扶陽理論提出了「人生立命,全在坎中一陽」,這「坎中一陽」就是「腎陽」,就是人體諸陽氣的根本,也就是人生命的根本,即此而言,我們日常的養生、祛病與保健都要從維護、鞏固腎陽做起。坊間談論如何養生延年、祛病強身的書籍如汗牛充棟,可說都各有獨到之處,但無論何種方法與理論,終究都與激發或提高人體自身免疫能力有關,而就中醫扶陽理論而言,固護人身的陽氣都來源於「腎陽」,只要「腎陽」充足溫煦全身,如太陽普照萬物,自然就能夠抵擋病邪的入侵。「養護腎陽」就是養生治病的根本原則,所要扶助的就是人身的腎陽,所要固護的也是人身的腎陽。 陽氣如此重要,人們卻常常不經意的損耗它。現代人經常起居不定、飲食不節、缺乏運動、精神緊張以及過度疲勞等等,這樣的生活型態,正是戕害我們人身陽氣的元凶,因而導致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,最後引發疾病。所以《黃帝內經.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說:「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。」人身的陽氣就像天、像太陽一樣,被覆、溫暖著人的身體,一旦陽氣不足或機能減弱,人體就會虛弱、生病,甚至死亡。 本書作者在多年的臨床經驗中,發現越來越多的疑難雜病,病因大半是陽虛所引起的,因此對於清末鄭欽安的扶陽理論潛心研究與學習,在臨床應用上獲得良好的效果。所謂「上工治未病」,儘管醫師醫術精湛,都還不如能將疾病預防於發生之前。要預防疾病的發生,就要先改變人們的思想與觀念,本書就是作者推廣扶陽理念與保健養生方法的最好成果,作者闡述了陽氣的重要性、提供簡易的陽虛自測法,從生活中提醒人們導致陽虛的五大生活習慣,最後提供人們多種簡單保養陽氣的養生方法,全書不但理論淺顯易懂、方法更是直捷簡易,對於生活忙碌、工作緊張的現代人來說,是輕輕鬆鬆就能實踐與體驗的扶陽指南。 |